万亿级消费市场,撬动仅在弹指间
全国合伙人火爆招募进行中

刷脸支付安全:移动金融安全大会聚焦刷脸支付趋势

  近日,2019中国移动金融安全大会在深圳召开,会议包含刷脸支付安全问题,以及聚焦了移动金融安全大会刷脸支付趋势。

 

会议以城市轨道为场景,指出目前轨道交通当中,已经刷脸支付技术可行而且拥有政策支持。技术方面,近距离无恶意遮挡、躲避的人脸,接近100%人脸获取;注册用户总量以50万计,乘客首次抓拍比对命中率期望达90%以上,支撑构建车站级动态人脸库;车站级动态人脸库以1万计,一次比对命中率期望达99%以上,未命中乘客进行多轮比对;对于已注册乘客,证件照和现场照共同作为底图,闭集人脸识别召回率可达99.9%以上,误识率控制在0.01%。


  针对刷脸支付趋势提供的安全保护形势,TEE+SE的防护方案适合保障人脸支付安全。


  无论支付形式如何多样化发展,支付安全都是消费者最关心的“头等大事”。二维码支付需要依赖手机终端实现,很容易被入侵或植入木马病毒。另外,扫码支付和刷卡支付一样,都需要输入密码,密码很容易被盗取从而造成财产损失。由此可见,二维码并非最完美的移动支付手段。支付安全技术正在逐步进化中,更安全的刷脸支付方式或是目前解决这些痛点问题的更优解决方案。

 会上指出,目前刷脸支付安全活体检测有相关要求,活体检测的技术,包括动作活体、静默活体、唇语活体、双目红外活体、结构光活体,各种活体检测方式由不同的优劣。


  专家更加推崇双目摄像头在刷脸支付当中的应用,其优势是,经过刷脸安全取款场景磨练,防御效果和体验好;受光线干扰极小;产业链成熟,成本低。


  当下刷脸支付安全的合规以及检测要点,目前检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:


  1、活体检测:用于判断人脸采集设备捕捉到的人脸图像是否来源于活体;用户无配合式活体检测。

  2、终端刷脸支付安全检测:终端从物理层面到软件层面对人脸识别安全的支持,终端对PIN的安全保护。

  3、辨识算法检测:检测人脸识别的精度控制。

  4、信息保护:人脸信息保护的机制。


  在支付双巨头推动之下,2019年可谓是中国刷脸支付元年,但在这一年,巨头的政策与市场正处于磨合期,受限于终端设计周期与产能问题,预计刷脸支付趋势2019年刷脸支付终端市场规模将达到15亿元。 而到2022年,央行金融科技三年规划已经完成,政策、市场将趋于稳定。从终端情况、商户情况、市场接受度、政策刷脸支付安全等方面综合评估,2022年中国刷脸支付终端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85亿元,并由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。

鲁公网安备 37021302000898号